香港自由行實施九年 內地游客激增26倍
圖:國家旅游局與旅發局推出的「優質誠信游」,規定旅程中需「無指定購物」、「無任何附加費」和「無強迫自費項目」,又稱為「三無」產品
2003年3月SARS(沙士)襲港,訪港旅客迅即大減,當年4月訪港旅客下跌64.8%,其后連續3個月亦持續走跌,百業蕭條。為振興經濟,中央政府同年7月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游,為旅游業注入「強心劑」。
隨著兩地旅游交流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成為全球最大的雙向旅游市場,互為最重要的客源市場。按旅發局統計,回歸,尤其是CEPA實施九年來,去年來自內地的游客達2,810萬人次,同比增長24%,約占全部訪港游客的67%,其中65.3%通過「個人游」方式來港,達到1,834萬人次,較開放之初激增26倍。
國家旅游局港澳臺旅游事務司司長劉克智對本報記者表示,2011年兩地雙向旅游市場規模達1.08億人次,成為全球數量最大的雙向旅游客源市場。CEPA政策的實施,對深化兩地旅游交流合作,促進兩地旅游業共同繁榮發展,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3.3%的低失業率,旅游業的作用功不可沒。旅游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8%,旅游業也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這其中,作為最大的客源市場,內地居民赴港旅游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⒖酥墙榻B稱,自2003年以來,內地與簽訂的CEPA及八個補充協議中,旅游領域開放的措施達20項,涉及開放資本在內地投資管理酒店、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設立獨(合)資旅行社、居民在內地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共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等多個領域,并建立了定期旅游工作磋商等長效機制。
內地客救活旅業
2003年CEPA簽署后,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政策的實施,積極推動了內地赴港游客人數的增長。在未開放個人游之前,即2002年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僅682萬,2003年飆升至847萬,直至2004年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1,225萬人次。其后內地客一直是旅游業的「火車頭」。
九年間,經中央政府批準,已有廣東、北京、上海等22個省區市的49個城市實施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政策。內地赴港個人游的人數在不斷累計攀升同時,也為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應。
談及下一步繼續擴大個人游開放范圍問題時,劉克智表示,國家旅游局將會同公安部、港澳辦等相關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兩地通關、接待能力、區域平衡等方面的因素,本著務實推動,積極穩妥的原則,穩步擴大個人游開放范圍。
積極規范業內誠信
2010年初,爆出「惡導游」阿珍強迫旅客購物丑聞,以及接連揭發內地「零負團費」問題,為旅游業帶來負面影響。劉克智指出,事實上,兩地早已建立了旅游合作磋商和工作聯系機制,定期舉行工作磋商,把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和提高旅游服務品質作為旅游合作交流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建立健全旅游市場監管長效合作機制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2011年,內地與合作出臺的《內地居民赴港旅游組團社與地接社合同要點》,對規范兩地旅游企業誠信經營和從業人員行為,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令旅游市場大為改善,在去年的國慶黃金周,更首次出現「零投訴」。
中國旅行社董事、總經理薛曉崗表示,早在2007年,旅發局和國家旅游局共同開展了「優質誠信游」活動,港中旅社亦是最早一批取得掛牌的旅行社,同時公司把內地相關業務定位于「自由行專家,誠信團首選」。在CEPA的影響下,從2008年開始,內地赴港自由行單項業務與誠信團隊業務逐步穩定上漲。在自由行喜聞樂見的單項產品方面,港中旅社每年為多于400萬抵港游客服務。
兩地旅游前景將更美好
受內地赴港個人游影響,近年來跟團游的人數逐年下降。不過,港中旅社北京子公司港澳部總經理李兵輝并不擔心,「在國家旅游局和旅發局共同推出『優質誠信游』后,我們旅行社推出『純玩團』項目,因為誠信游保證了游客在不進購物商城,不帶客人增加自費項目,也就不在當地再收任何附加費用。目前誠信游的參團人數正不斷攀升。」
進入新世紀以來,旅游業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兩地旅游業發展前景也將更美好。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將達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8.5萬億元,內地入境旅游人數將達2.4億人次,入境過夜旅游人數1.5億人次,旅游外匯收入達1,200億美元,出境旅游人數為4億人次。
